同聲傳譯有何評價標準?
同聲傳譯工作一直都是我們翻譯從業者所追求的目標,而要想做好同聲傳譯卻也并非易事。基本的職業技能我們姑且不論,起碼一點,在同傳過程中要做到“只能成功,不能出錯”,以此為基礎,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,將發言人所表達的意思、情感翻譯的更加確切。那么最終同傳結果好與壞,有沒有什么評價標準呢?

同聲傳譯
我國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機構來負責同聲翻譯的相關事宜,也沒有一套統一的標準對同聲翻譯的工作進行考評。要看一個同聲翻譯究竟勝任不勝任,將會直接由所服務的會議各方來作出評價。
一般會議結束后,主辦單位、會場主席、專家、代表團都會對同聲翻譯的工作表示感謝,如果覺得你的工作很出色,他們會給予熱情的贊揚,有的會直接邀請你下一次再和他們合作。如果同聲翻譯很糟糕,會場里當時就會有所反應,跺腳的、咳嗽的、說話的都有,情況會非常尷尬。
外行看待同聲傳譯員,會覺得他們是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,出入豪華酒店,參加國際會議,經常與國際高端人士近距離接觸,而且收入一天頂別人一個月,但進入同聲傳譯這個行業非同尋常,行業里面的壓力也非常人所知,很少有同聲傳譯員會覺得一個小時幾千元的收入確實很高。
同聲傳譯時小的細節也要注意。翻譯箱里動靜要小,因為翻譯箱里的麥克非常敏感,哪怕是輕輕翻書的聲音傳到與會代表那里都是巨大的響動,所以譯員要盡量避免小動作或者磕碰,女譯員甚至要防止帶大的耳環,以免造成響聲。